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m.gdxsww.com

第454章(1 / 2)

对于李世民的亲信来说,去什么封地为王,哪里比得上皇帝身边亲信大臣更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更有权力。

此外,虽然说他们相信自己的陛下是有诚意的,可是异姓王的前例都不是什么正面的。严格说起来,也不是没人有过想法,但想想贞观天子一旦晏驾,后续君王是不是还容得下异姓王,再想一想异姓王们的下场——罢了罢了,还是算了吧。

秦人就不一样了,封诸侯分治地方才是理所当然的,陛下他原来给功臣们封侯却不给诸侯国的权力,连儿子都不能为诸侯王,那才是逆潮流而动嘛。

虽说不是所有人都有上进心愿意吃开拓的苦,但是愿意的人也很多。不像李世民,劝来劝去,除了自己同姓本来就为郡王的堂兄弟们,就没劝动几个人。

现在秦国这里新封的诸侯,韩信所封之国自然是最大的,不过因为军威之盛,他就国没什么麻烦,有张良与陈平在,还有刘弃疾和李承康这两个私下里受着父亲帝王教育的太子或准太子帮忙,不出一个月就将上下理顺,国内恢复了生产。

韩信还跟刘弃疾讨主意,能不能从国内要个人替他管理封国,他也回咸阳做卿士去。

刘弃疾大感诧异:“你不留在这里治理你自己的封地?”

“我才不想留在这里,我想回咸阳,陛下还要我给他带兵呢。”

这是李世民不在,李世民要在,必然大呼,大秦新一代年青人终于有了他大唐人的影子,看哪都不如国都好,有封国都不想要,就想留在京城。

还差一点,就是韩信仍然是想要封国的,他就是不想自己留在这。

李承康不止一次听父亲吐槽他的功臣们不愿意去开拓封国的事,忍不住笑了,道:“国内又没有战事,陛下不缺你给他带兵。”

“怎么不缺我,我八岁就入宫读书了,陛下一直等我成年呢。现在火炮、火枪都是改变战争方式的武器,就算国内没有战事,陛下也需要我为大秦练兵。不然靠谁,靠通武侯吗?”

别说刘弃疾,连李承康都想啧啧了。这什么个性啊,人的禀性真就是天生的吗,人生轨迹偏离了人生目标变化了,这也不会变?

王离现在可是火器部队第一人呢,韩信虽然如今也开疆拓土,在这边却没有机会用火器,仍然是传统的冷兵器作战。

他倒好,已经看不上王离了。

若说这个话的是别人,刘李二人说不得就要出于好心劝一劝朋友,不要这么狂嘛,如此骄傲对你不是好事。

但说这个话的是韩信,李承康只想说:好的,你说的对,但是注意一点别得罪人了。而且他们认识多年,平时确实听韩信说过很多他的推想,知道他确实对火器部队的运用很有想法,已经将火炮和火枪放在一起作为整体去考虑了。

而他们更是听自己的父亲提到过,始皇帝也确实打算等韩信游历过之后,就让他进入军中,领一支火枪军呢。

其实他们挺羡慕的,他们的身份,能有现在的经历已经满足了,是注定不会亲自带兵上战场的了。

刘弃疾已经不是缠着霍去病要去西域的年纪了,虽然想想蛮失落的,但不会再强求,这次引着大家往西边来而不去身毒,已经算是达成了愿望,也看到了韩信与项羽的用兵,心愿足矣。

此时他便岔开话题,哈哈大笑:“你不想留,你就算现生个儿子都来不及了。再说你儿子以后也不想留怎么办?”

“那还由他!”韩信理直气壮地说,“周公留朝,鲁公受封,替父就封这是应该的。”

“哟哟哟,你还自比周公了。”

“我哪里自比周公了,我这是以鲁公代父受封的事说明有前例!”

“就是自比周公了,你问承康是不是,你就是自比周公了。”

“没有,没有!”

“自比周公,你自比周公。”

正嬉闹时,新消息传来,同一批得封的项羽悍然出兵,自己去打塞琉西了。

韩信愕然:“他在干嘛?”

刘弃疾一点也不奇怪,那可是楚霸王。

“别管他干嘛了,你听你们陛下的就行。”

他跟李承康都能猜出来原因,项羽必然不服气自己虽然得封,但因为项氏已经有了项国,所以只封到一个侯爵之位。尽管封地挺大的,但侯爵哪过得上王爵?

封的地方也没有韩信的封地大。他肯定是觉得天高皇帝远,秦国连人口都不愿意迁过来,只让他们自己治理,八成是不会劳师远征的。

他要自己给自己封王!。

原本刘弃疾和李承康已经收到电报,刘彻和李世民都通过咸阳转达了让他们回去的电报,他们自己也要坐船回转,到时在咸阳会合,也好回到自己的时代了。

但就为了看看项羽到底能不能立足,秦始皇会怎么处理项羽的事,两人硬是赖着不走了,成功地又拖了两年。

最后的结果也不太出乎意料。

项羽果然给自己封王了,而秦始皇显然不是会惯着他的性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